- 李天雪;付振中;
福溪是西江流域传统村落的代表,其村庙助力当地族群关系的和谐建构的经验也具有典型性。首先,传统村庙拓宽外来移民前往"新"家的渠道,为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其次,传统村庙拓宽社区交融的渠道,帮助实现土地、人力、信息等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再次,传统村庙拓宽了外部交流的渠道,有效搭建村落外部沟通和互助的平台。
2016年02期 v.32;No.10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江田祥;
结合西汉岭南政治格局,推测观阳县创置于汉文帝初年,被废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征服南越时,提出东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复置观阳的观点,并认为东汉末以后的观阳县治皆在今灌阳县城地。通过考辨《水经注》的相关记载,纠正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一些讹误,廓清了西汉以来观阳县政区设置及县治变迁的历史。
2016年02期 v.32;No.10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毛巧晖;
21世纪初至今的十余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学术名词。它的出现不仅为民俗学等学科提供了新的学术平台,而且改变了民间文化的边缘或民间性质,它为民间文化(含民间信仰)提供了国家话语转换的空间,影响并重构了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记忆。广西田阳布洛陀文化的重构可以说是典型个案。2004年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以敢壮山布洛陀遗址为基点,逐步完成了布洛陀信仰的重建。这一文化重建是在国家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学者、地方政府、民众所形成的三股力量合力所致。在广西田阳布洛陀文化重构的个案中,呈现了不同力量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与意义,学者、政府、民俗精英与普通民众,共同合力完成了文化重构活动,这可以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16年02期 v.32;No.106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范玉春;
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在南方的朱明皇室成员先后在江南、福建、两广建立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政权,史称南明,其中永历政权长期以广西为活动中心。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变局中,广西地方势力第一次成为参与历史进程的主角,作为广西地方势力的代表,乡绅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或为了维护明朝正统、君臣大义而积极参加永历政权组织的抗清斗争,或为了维护地方社会秩序而结寨自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永历政权抗清形势的变化,也对清初广西地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016年02期 v.32;No.106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立珍;梁凤娥;
壮族神话记录了壮族先民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宇宙天地、人类起源等重大问题的探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条缕分析,发现在壮族先民的思维意识中,始终秉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准则。这种观念对于当前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带来的危机,以及建设"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指导价值。
2016年02期 v.32;No.10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明标;
文章通过布洛陀与骆越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布洛陀开创农耕文化;骆越与壮侗语民族的族源关系;壮侗语民族对布洛陀人文始祖的认同,来探析布洛陀与岭南古骆越民族的关系。认为布洛陀是骆越——壮侗语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和至上王。
2016年02期 v.32;No.106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百顺;张海玲;
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其社情民意的利益表达、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社区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等不同机制的作用,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秩序良性运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6年02期 v.32;No.10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政权得以维系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文化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关键节点,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边疆民族地区软环境建设,确实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改善民生,实现民生公正公平,应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
2016年02期 v.32;No.10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飞;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明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结合校区自身所拥有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创、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新型的边境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2016年02期 v.32;No.10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磊;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念,引导其形成科学的廉洁价值理念,对提升高校廉洁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廉洁教育中四对重要关系地研究和分析,探寻提升高校廉洁教育实效性的科学路径,从而起到指导和改善高校廉洁教育工作的作用。
2016年02期 v.32;No.10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肖晶;
女性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需要借助外在和内在的力量来完成自我身份认定。而诗人更善于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怀乡情结是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自觉介入,并与古今中外的诗歌、文学、文化、生活展开真正的对话和文学想象。贺州当代众多女诗人是一群值得尊敬的歌者,她们的文学立场从抵达故乡开始,注重由情景展现历史文化视野,分析自身精神困惑,倾听内心声音,借以表达女性经验。她们以诗重返文学现场,并尝试揭示主流文化对边缘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意义,在乡愁的演绎中进行文学表达和女性书写。
2016年02期 v.32;No.10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冬华;
朱山坡的小说创作从故乡粤桂边城出发,建构出一个与粤桂边城有着相同气质的文学乡土世界。在人物形象上,朱山坡主要书写非主流的底层人物,使其小说呈现出有别于主流英雄叙事的边缘之美。在故事情节上,朱山坡重点讲述非常态的极端事件,把环境设置得极为困顿,将人物推向不可挽回的绝境中,使其小说体现出一种绝望之美。在小说结构上,朱山坡通过大转折的情节发展和带有诡异之气的结局,形成极具个人化标签的奇崛美。
2016年02期 v.32;No.106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滨;
一直以来,杰克·伦敦的《无可比拟的入侵》都被中国研究者认为是杰克·伦敦附和西方"黄祸"论的一篇小说,是西方主流社会贬低、丑化中国,鼓吹"黄祸威胁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这是杰克·伦敦超越其所处时代主流言说的另类的东方叙事,是作者运用反讽的手法对西方殖民列国公然使用细菌战对中国实行种族灭绝和殖民瓜分的辛辣讽刺。其对"白祸"的警示、对亚洲的崛起,西方统治地位丧失的预言都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说明杰克·伦敦具有其同时代作家无法比拟的敏锐观察力和超前预见性。中国研究者在文化自觉意识和民族主义批判视角的影响下,对杰克·伦敦涉华作品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和"前见"式误读。
2016年02期 v.32;No.10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珊;
在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简·爱反抗的一生实质上是在逐渐摆脱自己的自然属性,沦为男性复制品的一生。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则是在逐渐摆脱社会属性,回归自然状态。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结局充分说明了更新人类的生态关系,自然与社会就能够和谐相处,两性关系最终也能和谐统一。
2016年02期 v.32;No.10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媛元;
送别诗因其担负着交往功能与礼仪意义而表现出一种应用文的特点,唐人在岭南创作的送别诗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化特征及情感倾向。以行人所至的目的地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始于岭南,达于岭南外的送别。送人于岭南外,又可分为送人入朝和送人返乡,前者为己而作,后者为人所作。一是始于岭南,达于岭南某地的送别。诗人由己怜人,由人悯己,歌诗为双方而作。
2016年02期 v.32;No.10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韦祖庆;韦海珊;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既需要资金反哺农村,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更需要城市师资反哺农村,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为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根本之策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为人才发展创造城乡平等的发展空间,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这是解决城乡教育失衡之道。
2016年02期 v.32;No.106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康燕;
量词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棵、颗"和"只、支、枝"是两对同音名量词,留学生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偏误。通过分析留学生使用"棵、颗"和"只、支、枝"出现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偏误的原因,从字义、语义特征和搭配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解释两对同音名量词之间的差异,考虑学习的难易程度,提出具体的分阶段同音名量词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2016年02期 v.32;No.106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念念;
民族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高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将民族文化合理地融入高校课堂,需要打破常规,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实现高校教学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最大限度的融合。文章以贺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的基本现状、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进一步探讨高校课程教学发展的对策。
2016年02期 v.32;No.10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淑华;张秀清;黎燕;梁军;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工业大国向制造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将于2020年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急需大批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来引领工业4.0的进程。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依托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讨论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就业竞争力,加速推进工业4.0的进程。
2016年02期 v.32;No.106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小红;
为了提高活性炭吸附和比电容性能,促进其在环保和电子产业应用,以氧化锰为改性剂,对氯化锌法竹质活性炭进行微波辅助改性,考察浸渍时间、浸渍液浓度、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光波辐射时间五个因素对改性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时间4h,浸渍液浓度1.00mol/L,微波功率640W,加热时间18min,光波辐射时间24min。此条件下亚甲蓝脱色力为94.0441ml/0.1g,比改性前提高了43.07%。微波辅助氧化锰改性竹质活性炭能大大缩短改性时间,有效提高其性能。
2016年02期 v.32;No.106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秋娟;王胜新;李金凤;全耀;罗健庭;
文章以香芋皮作为新型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40.00mg/L,投加量为1.80g,p H=6.0,室温下吸附240min的条件下,香芋皮粉末对Pb~(2+)的吸附率最大,达到98.03%。吸附热力学反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动力学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2016年02期 v.32;No.106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燕婷;
通过采用2(微笑组/阻止微笑组)×2(正性/负性)×2(句子/词语)的三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不同的内化情绪反应模式对语义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情绪反应模式对语义加工产生的影响差异显著。在积极句子任务中,微笑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阻止微笑组的正确率,p<0.05。微笑组的反应时也显著快于阻止微笑组的反应时。在消极句子任务中,阻止微笑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微笑组的正确率。阻止微笑组的反应时也显著快于微笑组的反应时。但是在不同情绪词语判断时,两组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是内化的情绪反应模式对句子的语义加工产生了影响,积极的面部表情可以促进正性信息的获取,消极的面部表情对负性信息更加关注,从而验证了情绪一致性效应;二是句子的本身结构比词语的复杂,蕴含的情绪信息更加丰富,并产生了更多的语境,更能提高个体对语义的加工。然而词语的情绪对个体的语义加工影响不显著;三是积极的内化反应模式可以促进积极语义的句子加工,消极的内化反应模式偏向对消极语义的句子加工。
2016年02期 v.32;No.106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