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学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

  • 桂学与壮族文学史研究——论《壮族文学发展史》的两位作者

    胡大雷;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桂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之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以壮族文学史研究为著,其重民族性研究、重理论总结、重田野调查、重第一手资料、重全方位研究、重触类旁通开拓新领域等成功经验,值得桂学研究的诸学科借鉴;而其由具体现象如文学作品入手研究本地域民族的民族性,更是桂学研究的宗旨之一;其对本地域文化、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研究,这也是广大桂学研究者所共有精神风貌。

    2014年04期 v.30;No.10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弼士经商之道与“客家人开埠”——以桂中龙头开埠为例

    刘道超;

    张弼士个人的经商之道,与桂中龙头客家人开埠创圩,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说明: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一业为本、多业发展,诚实经营、艰苦创业,善于学习、增强素质,发挥优势、勇于竞争,内部团结、尊重他族,以诚相待,互利共赢,是客商拓殖发展的重要经验。

    2014年04期 v.30;No.100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百蛮遵道》石刻看桂江流域明代汉瑶等民族关系——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一

    朱其现;

    《百蛮遵道》石刻分别位于昭平县城西北6.5公里的桂江铜盆峡西岸和与之相距70公里的钟山县英家镇思勤江故道旁,同属西江流域的桂江水系。通过对"百蛮遵道"石刻历史背景的梳理,指出桂江流域各民族间不断迁徙、交往交流、互相影响、共生共长的历史轨迹,认为它们是明代中央朝廷与瑶、壮等少数民族关系以及各民族交往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其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南岭民族走廊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明代少数民族反抗朝廷统治斗争史的珍贵资料。

    2014年04期 v.30;No.100 12-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周故贺州临贺县主簿吴府君墓志铭》书法艺术解析——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二

    陈叶飞;

    碑学与帖学作为中国书法传承的两条重要的脉络,传承至今天仍有大量书法工作者对其二者学习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文章以一纸武周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墓志铭拓片作为切入点,重点通过图像比对的方式,分析《大周故贺州临贺县主簿吴府君墓志铭并序》拓片的艺术风格、笔法特征等,以证明碑学与帖学并非孤立存在,且在武周时就已经被广大民间书法爱好者们用于综合学习。最终提出作为当代书法工作者,应当对民间书法也提起足够的关注,中国书法才能焕发出更为闪耀的光彩。

    2014年04期 v.30;No.10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贺州文化软实力建构探析——基于传统节庆的视角

    陈明锋;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塑造区域文化品牌,对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意义重大。贺州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资源是贺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对传统节庆的深入探究,建构贺州文化软实力。

    2014年04期 v.30;No.10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

  • 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

    项梦冰;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2014年04期 v.30;No.100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4K]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碧岩录》联合式复音词研究

    张鹏丽;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主要从语义、词性、词序三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存在众多的同素异序词;产生了一批新词新义;有些复音词传至现代汉语,词义、词性、词形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2014年04期 v.30;No.100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叔岷《史记斠证》词语考证商榷

    杨小平;刘炎飞;

    王叔岷巨著《史记斠证》所言,多是王叔岷多年研究所得,值得学界重视。不过,王叔岷论证也有白璧微瑕之处,文章逐一研讨了其中"鬐""女登""除""故遂因""遗矢""沧海""祥"等词语,提出了我们的观点或者思考。

    2014年04期 v.30;No.10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俄语谐音记忆法:借助于“带语义的音标”的联想记忆

    桂起权;

    介绍三种记忆方法:一是谐音联想记忆法,这是文章最有新意之处也是重点所在。关键在于借助于"谐音"的发现,从而在中外文的语音与语义之间创造性地建构一个特殊的联想,以便于巩固记忆;二是强调构词法的活学活用,特别是尝试着将构词法与谐音方法糅合在一起,以便相互支撑,发挥更大效用;三是俄文-英文字母的对应关系记忆法,它必须与前面两种方法配合在一起,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4年04期 v.30;No.10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隐喻象似性:新视野下的语言符号本质认识

    陈勇;

    语言符号是具有的"隐喻象似性"的。在符号学家看来,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就是将隐喻归于象似。象似性的研究比隐喻有着更宏大的叙事倾向,在此视野下,语言理应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象征性是语言符号存在的必要前提;而从人类语言起源的隐喻性和人类语言系统的组构理据是人类认知思维的隐喻投射,又足以证实了语言符号是基于象似的隐喻建构。

    2014年04期 v.30;No.10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哲学与政治学研究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建设问题研究

    曹平;杨鹏;

    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国家治理体系与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全国的关注,其事关国家的法治化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作为我国国家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文章从基本理论出发,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全面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些许建议,旨在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有所贡献。

    2014年04期 v.30;No.100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到潇湘岂有诗——《中国人的成功学》之评析

    苏越;

    《中国人的成功学》一书独具特色,犹如一个人的鲜明个性,给人一见难忘的印象。该书既是调侃又严肃的,既是时序的又有穿越的,既是文学的又是理论的,既有成功的正面范例又有失败的反面案例。将抽象的理论鲜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2014年04期 v.30;No.10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广西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建设之着力点

    吴继寿;

    广西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建设必须抓住三个着力点:第一,要重引导、重实效,在牢固把握好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力求实效;第二,要注重协调、注重服务,不断发挥合力的作用,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以激发积极性;第三,增强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重点、热点问题的预见性以防患于未然。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和有效发挥院(系)领导体制的工作合力。

    2014年04期 v.30;No.10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五保供养的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贺州市钟山县为例

    兰瑞芳;黄毅群;梁华;

    农村五保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之一,在对贺州市钟山县五保供养的实证调查中发现,五保老人供养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规模相对滞后、精神需求在日益增加、娱乐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针对实际,注重资金投入多样化,夯实"五保"变"六保"工作基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设施完善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构建五保对象幸福乐园、党委政府重视、强化部门配合,共同推进五保老人"保乐"内容落实,以促进五保老人共享革开放成果,提高其幸福指数,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014年04期 v.30;No.10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校园标语建设的作用及其策略

    周凯;

    高校校园标语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多元性、系统性的特点,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重要作用主要有提升育人效果、美化校园环境、促进中心工作等。当前,高校要强化校园标语的育人功能,就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方式、准确的定位、系统的工作推进高校校园标语的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

    2014年04期 v.30;No.10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文学与艺术

  • 卓然独秀南中国——论新世纪的广西文学

    黄伟林;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广西文学也呈现出新的面貌:知名作家、女性作家、文学品牌、获奖作品大幅增加,海外影响不断增强。与此相应,广西文学也展现着不同以往的品质:愈加深刻的土地情感,更为深厚的现实关怀,自我追问的不断探求,人物形象的经典性以及更加细致的艺术品质。而这些也都印证着新广西文学的成长和成熟。

    2014年04期 v.30;No.10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旅行书写中瑶族民歌的审美创造

    颜健生;邓萍萍;

    瑶族民歌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来自于对旅行书写的继承和发扬。不断迁徙的生活经历是瑶族民歌的题材来源,而在文本化过程中,民歌又糅合了叙事和抒情、综合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来突出其艺术特征,并在诗歌与唱词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方式。民歌主题既有对瑶族族源的探究,也有对劳动和生活场景的描摹,还有对旅行书写的伤感流露。

    2014年04期 v.30;No.10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宋词鹤意象的类型及内涵

    梁欢华;

    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禽鸟意象之一。在长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鹤,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象内涵,被赋予了诸多象征和寓意。宋词中的鹤意象,按照表达内容及内在蕴涵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长寿鹤;辽东鹤、黄鹤、扬州鹤;猿鹤;传书飞鹤;赤壁鹤。宋词鹤意象反映了宋人对雅文化的追求、是宋代祝寿风俗盛行的表现、承载了宋人对神仙的向往、表达了宋人的隐逸之致、体现了宋人超然物外的人格追求。分析宋词中鹤意象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的了解宋人的内心情感及文化精神。

    2014年04期 v.30;No.100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古建筑艺术的影视化保护与传承——以贺州族群古建筑艺术为例

    谢嘉雯;黄宇;

    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文化的统一固然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也使许多族群内特有的文化艺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保护和发掘古建筑艺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古建筑进行影视化保护,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保护族群古建筑艺术,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再现古建筑艺术的魅力。

    2014年04期 v.30;No.10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虚假诉讼的法经济学分析

    奉晓政;

    近年来,虚假诉讼呈多发趋势。这种行为侵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扰乱诉讼秩序,损害司法公正和权威。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虚假诉讼的认识并不一致,各地司法机关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理也无法统一。首先对虚假诉讼的概念作了辨析,然后从经济学及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虚假诉讼现象进行实证和规范分析,并探讨虚假诉讼行为的经济学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2014年04期 v.30;No.100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报账流程优化研究与实践

    李华丽;

    报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报账难"现已成为高校教职员工和各部门的众矢之的,急需改进。文章通过对现行高校报账流程的深入剖析,找出当前高校"报账难"的根源,结合高校报账严格受预算控制的特点,从减轻财务人员劳动强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报账流程优化的新思路,研究高校报账流程优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案,并介绍了相关的实证效果。

    2014年04期 v.30;No.100 101-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李丽雯;张晓梅;陈环;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活动背景下,通过对广西五个城市的25家企业在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方面做调研,得出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上的初步设想,旨在以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4年04期 v.30;No.100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路径探索

    黄群娇;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要实现造就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必须拥有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以及管理者。高校人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在高校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4年04期 v.30;No.10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林明;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直面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构建"二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借鉴工学结合,工读交替式的灵活学习方式、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等,以促进我国地方高校尽快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0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实证分析——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邹丽阳;王建文;杨银忠;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军。然而在产学研合作现实中,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面临创新源头供给不足、工作环境严峻、合作层次低的现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科学定位合作对象的建议,将有助于提升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2014年04期 v.30;No.10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的探析

    胡严艳;

    《外国文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审美中得到教育,获得道德的提升,这是目标之所在。针对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教师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有提升的空间。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以生动的讲解为核心,辅之以双语教学、多媒体、讨论法和比较法,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2014年04期 v.30;No.100 119-12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的概率统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刘泽显;刘志伟;王勤龙;

    结合概率统计课程的特点,探讨概率统计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设计概率统计实验教学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4年04期 v.30;No.100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大学数学教学的新特点及其对策分析——以理科高等数学为例

    蓝新华;

    通过描述中学数学课改后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新特点,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大学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探讨,指出在中学新课改环境下高等数学在教学衔接环节上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2014年04期 v.30;No.100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材创新构想与实践——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李辉;

    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回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有必要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教材创新从确定教材目标、理清教材结构、编写教材大纲、精选教材内容等方面入手,旨在培养师范生具有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

    2014年04期 v.30;No.100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与技术

  • 差异拷贝与桌面云技术在多媒体教室中的应用

    唐鹏飞;

    针对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差异拷贝与桌面云技术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2014年04期 v.30;No.100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适应读者动作的智能化书刊展示台的设计与实现

    孙秀娟;

    自适应读者动作的智能化书刊展示台是为方便读者选取展示书刊,提升书刊展示效果而设计。这种书刊展示台采用红外光电探测技术探测读者动作状态,并根据读者动作状态自动控制书刊展示台转动状态。具有读者伸手即停,取完即转的功能。读者只需要停留在展示台前的任意一个适当位置就可以方便的取阅到展示台上的任何一份书刊。取阅书刊十分方便,有利于提升书刊展示效果。

    2014年04期 v.30;No.100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