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政治学研究——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开创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梁华;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来说,既是极大的鼓舞,又是进军的嘹亮号角。文章从如何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加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方面对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进行了探讨。

    2007年04期 No.7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当前增进党内和谐的几个着力点

    林明;

    党内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增进党内和谐,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严肃党的纪律,健全党内管理机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培育以崇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党内文化,把人文关怀贯穿在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2007年04期 No.7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新解

    李晓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在提出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三农"这一难题,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解决之策。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贯彻落实。

    2007年04期 No.72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易》人生哲学与“共有精神家园”构建

    韦三;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课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周易》作为孕育中华一切文化的文化,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其中蕴涵的中和、守正、自强科学人生哲学观,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谨就此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2007年04期 No.7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点

    兰瑞芳;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和谐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群众利益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内容。文章就如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一点肤浅的看法。

    2007年04期 No.72 18-2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一统思想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

    钟来全;

    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两千多年来,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政治秩序。虽然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政治分裂和被外族入侵,但总在大一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下,走向新的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大一统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建设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7年04期 No.72 22-2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考察

    张百顺;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艰难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观。他们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2007年04期 No.7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及其实施——基于贺州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杨荣翰;

    文章通过对从贺州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认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传承和创新相统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性与产业化相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等主要原则,同时,要有相应的措施和要求,以确保这些主要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2007年04期 No.72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桂东文史研究——桂东旅游文化研究专栏

  • 贺州市旅游美学定位分析

    韦祖庆;

    贺州市拥有众多原生态旅游资源,这是确立其旅游美学定位的基石。原生态必然包含本真生命,因此可以提供旅游主体丰厚的生命信息。同时,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淡雅清幽的特性,于是应该据此而确定优美的基本美学定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由此获得可持续发展后劲。

    2007年04期 No.72 37-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民俗旅游:贺州旅游的活力源

    黄燕群;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贺州民俗资源异常丰富,对民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必将促进贺州旅游业的发展,并为贺州打造优秀旅游城市提供资源保障。

    2007年04期 No.7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富川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探析

    李直蓉;

    近年来,旅游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地方将旅游业列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然而,旅游业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旅游资源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为此,从可持续旅游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富川旅游资源开发中有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对策十分迫切。

    2007年04期 No.7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桂东文史研究——桂东族群文化研究专栏

  •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事文本的文学人类学分析

    郑威;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2007年04期 No.72 51-5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贺州市族群源流考释

    许中继;

    贺州是古往今来民族和族群的交流和融合之地,该地区民族种类较多,特别是族群种类复杂,集中表现在汉族族群上。这么多的民族和族群是如何产生的呢?据考证,贺州市现有的民族和族群均是外来的,其来贺的原因多种多样,时间亦各不相同。

    2007年04期 No.7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桂东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色

    古贤明;

    客家族群自明末清初迁入桂东以来,在与当地各族群的密切交往过程中,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秉承中原文化传统,发扬客家人文精神,创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东客家文化: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文重教,尚文习武,耕读传家;守望相助,崇尚节俭;浸染"乡土情结";独特的客家语言。

    2007年04期 No.7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平地瑶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探析——以广西富川福溪村为例

    周俊满;

    聚居于南岭一带的平地瑶吸收了汉族与瑶族的文化养分,在与当地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文化。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平地瑶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如何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其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平地瑶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007年04期 No.7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作为生命形式的客家山歌

    杨保雄;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劳动的歌和生命的歌,根植于诗经,吸收了南方民歌之精华,形成了形式完备,手法多样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活动的山歌。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形式溶入了生命精神。

    2007年04期 No.7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

  • 草根学者贾芝教授四大贡献

    过伟;

    论述贾芝的高尚人格,自谦"草根学者",评介四方面卓越贡献:组织家的贡献,编辑家的贡献,理论家的贡献,民间文化外交家的贡献。

    2007年04期 No.7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文化传承:歇后语和民谣——以广西贺州市壮族枫木村为考察对象

    韦浩明;

    作为乡村口述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歇后语和民谣,源于乡村的偶发事件和闲聊,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因其深刻喻意的教化功能和独特的传承载体、传承模式得以在乡村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一定程度上维护着乡村的稳定秩序。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具有积极意义。

    2007年04期 No.72 79-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历史上对广西左、右江认识的演进及其指称变迁

    郑维宽;

    左、右江是广西两条重要的河流,历史上对其源流的认识是随着统治的渐趋深入,才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左、右江的指称并非一成不变,明清时期除了传统的左、右江,还存在一个大左、右江,大左江是指郁江水系,大右江是指黔江水系。大左、右江称谓的出现与左江道、右江道的设置密切相关,是明清时期广西政治的发展过程对地理名称产生影响的一个反映。

    2007年04期 No.72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方言研究专栏

  • 贺州市八步区都话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张秀珍;

    八步区厦良、灵凤和担石三种都话相同的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基本不送气;鼻音韵尾大量脱落和韵母的高度耗散;声调7类,入声调1到2类,而且入声没有[p t k]韵尾,收尾是无塞促音。这些语音特征足于说明这三种都话属于桂北平话这一独立的汉语方言。

    2007年04期 No.72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州鸬鹚话语音

    钟梓强;

    描写贺州市鸬鹚话的语音系统,内容主要包括鸬鹚话的声韵调、语音特点两个部分。

    2007年04期 No.7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学与艺术

  • 生态文学批评——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视点

    梁玉莹;杨雄琨;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掀起了生态批评的绿色浪潮。从生态角度重新审视、评价经典文学作品,挖掘其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生态思想,质疑、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以达到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缓解乃至消除生态危机的目的是必要并有价值的。

    2007年04期 No.7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中国书法的三个阶段和靳埭强的三件作品说起——略论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陈叶飞;

    近五百年来,西方文化突飞猛进,加之中国晚清时期的闭关自守,在许多人看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近十余年又重新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的"中国元素"开始被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归纳出书法的三个特征,进而以靳埭强先生的三件作品为例,引出对中国书法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区别与融合的思考。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已成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师得到发展的一条捷径甚至是必由之路。

    2007年04期 No.72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

  • 论我国民办教育的合理定位——兼论我国民办教育立法之完善

    李姝旖;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协调、制衡与补充。分析国家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之关系,重新反思和定位民办教育权,对正视民办教育立法中的缺失和进一步完善立法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2007年04期 No.72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

    麦茂生;吕力;

    1998年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有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和实施教育方案、加强条件与保障建设等方面构建起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

    2007年04期 No.7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梁汉平;叶丽珍;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院校均有开设。作为一个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它既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文章采用调查分析法,探讨了广西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并提出了课程设置建议。

    2007年04期 No.72 121-12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英语词中不发音字母及学法探讨

    谢超然;彭雪红;

    英语的词汇量已超过百万。在一部分单词中,有的字母(组合)是不发音的。这给不少初学者学好英语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文章旨在简介英语词汇的基础上列明这一现象,并试图找出其不发音的原因,提出学好相关词汇的方法,为初学英语者助一臂之力。

    2007年04期 No.72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黄钰婷;

    音乐教学中,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欣赏、唱歌、视唱、创作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的限制,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的弊端,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007年04期 No.7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与技术

  • 利用Mathematica软件编制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系统

    樊东红;黄玛莉;张红燕;

    介绍利用Mathematica软件编制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计算和图线绘制等实现简单、操作方便,对指导学生用以解决复杂的物理数值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2007年04期 No.72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植物酸铝胁迫的研究进展

    李忠芳;吴桂容;陈金瑛;

    酸铝胁迫是南方土壤上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课题将针对红壤酸化加速、耕性差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内容包括酸铝胁迫的形成、毒害机理的研究,以及减轻酸、铝胁迫的方法的探索。为开发利用酸性红壤,选择耐酸铝作物提供参考和依据,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动向。

    2007年04期 No.72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大桂山林场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和保护

    李友邦;唐政;赵泽鸿;谭伟福;彭定人;

    2004年5-8月,我们采用样带调查法对广西贺州市大桂山林场北娄与七星冲两片约3780hm2的野生动物的种类与分布作了深入的调查,结合前人的记录,本次调查共整理出分布于北娄与七星冲的陆栖脊椎动物共计20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共30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6种。动物区系分析表明热带-亚热带类型(东洋)成分最为集中,占全部种类的50.0%,其次为南中国型,占22.8%。区系成分分析表明,调查范围内的动物种类在华中、华南、西南三区广泛分布的种类占区系分析的动物总数的68.8%,区系特有的种类很少。因此,大桂山动物区系呈现出过渡带的性质。北娄还是孓遗珍稀濒危动物-鳄蜥最重要的分布区之一。这两块区域极具保护价值,把这两片划成自然保护区是相当有必要的。

    2007年04期 No.72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