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广西的高校招生考试工作

    唐凌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后,北洋政府为了培养和笼络人才,开办了各类高等学堂,招收各地优秀青年入学,主要方式有自由报考、选送报考和保送免试等几种。这一时期,广西的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特征

    1999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春秋五霸的兴衰及其历史启示

    徐德龙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春秋五霸是历史的产物。然而,五霸的兴起和衰败给了后人很多有益的启示

    1999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女神希腊女神之比较研究

    过伟

    该文把中国女神与希腊女神作了对比研究,认为两者的差别主要在其原始性与最高权威性、慈母性与为群体奉献、重情重德等三个方面,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作者则认为,主要在两者形成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条件不同

    1999年04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曲人性的悲歌——读契诃夫的小说《胜利者的胜利》

    宁子红

    在契诃夫的前期短篇佳作中,《胜利者的胜利》一般都被视为是与《一个小官员之死》、《胖子和瘦子》等名篇同属揭批“小市民的庸俗卑劣和愚昧屈辱的奴性心理”一类的作品。本文则从人性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胜利者”柯祖林的“胜利”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劣面,即当他由“部下”升到“上头”的社会地位变化导致他由“受虐者”变成了“虐待者”的社会角色的转换,从而疯狂对他的下属进行虐待,寻求报复的卑劣心理。由此见出,《胜利者的胜利》在揭示人性劣面上的深刻性

    1999年04期 15-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差异

    罗鸣放,游洁

    本文着重从情感、文势、结构、语言方面分析比较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的差异,并探讨了形成其差异性的原因

    1999年04期 18-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瑰奇浩瀚 惊采绝艳——试论屈骚之奇艳美

    罗媛元

    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屈原作品中的瑰奇与浓艳之美,并对作家偏爱“奇艳”的原因,“奇艳”与屈骚情感抒写的关系作些探讨

    1999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

    顾玉兰

    实践标准自1845年由马克思提出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邓小平在发展实践标准思想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实践标准与唯物史观结合在一起,先后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发展了实践标准思想。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这三个标准之间有区别,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代替另一个标准;同时,它们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它们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有机的统一。

    1999年04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法治国的若干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黄旭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依法治国的建设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确保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1999年04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东瑶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意向

    唐玉文

    广西桂东瑶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中,形成、产生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丰满了瑶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成为瑶族人民心中的一条感情纽带。本文从民族宗教意向、民族情感意向、民族文化意向等方面,对桂东地区瑶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意向进行了探索和剖析

    1999年04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实验

    邓品洲

    本文主要总结师专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情况。本次改革实验在教学内容上加大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宣传力度,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调动了师生的教与学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999年04期 37-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专《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探索

    林明

    本文对师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实验进行总结,研究了目前师专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论述了思想品德课教改实施的概况,初步分析了该学科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

    1999年04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专公共理论课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改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李荣新

    本文对研究项目作全面总结。简述了项目研究的运行操作过程,论述了项目研究的意义,概括总结了项目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实际效果,并探讨了项目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从而大致反映了整个项目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结果

    1999年04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子的语文教育浅探

    林润之

    孔子的教育时期虽然还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但孔子的教育目标、内容却无不通过“语”和“文”的教学来实现。他在“语”教中积极推广标准话——雅言,并要求学生端正说话态度,注意说话的环境和对象,做到言行一致;在“文”教中要求学生在“辞达”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文”、“文质彬彬”。孔子在“语”、“文”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这对我们今天的语文素质教育仍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1999年04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努力使学生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体

    莫运夏

    本文简述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从“活动”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认为活动是体现学生主体的关键所在;并浅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重新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任务,同时指出教师的积极心理因素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1999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感性认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李武钢

    由于历史长期影响的结果,中西方课堂教学的情况有较大的不同,其根本的差异在于西方一些国家的教师会在课堂里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而我国教师却忽视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而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实际上,感性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999年04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加强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与引导

    钟维荣,周瑜丽

    重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发挥德育对象主体内化作用的客观要求。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道德需要都有其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德育工作就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转化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把行政管理与培养学生道德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1999年04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政治文化

    张彦

    本文阐述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政治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并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作用。

    1999年04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数学分析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谭伟明

    本文就数学分析课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了一些探讨

    1999年04期 63-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认知同化理论的策略

    黄永彪

    本文针对中学生在数学解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运用认知同化理论指导解题教学进行了探讨

    1999年04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逻辑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

    邹泽民

    本文分别给出逻辑函数基本定理的三种论证方法

    1999年04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F逻辑函数的合取范式

    黄世团

    本文对F逻辑函数在析取范式的基础上,根据对偶原则,讨论逻辑函数的合取范式的互素关系及其最简式

    1999年04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索越南民间文化的新路——《越南传说故事与民俗风情》读后

    范宏贵

    该文认为,《越南传说故事与民俗风情》一书学术研究模式,收集到的故事的量,以及对民间故事的异文的处理等方面有长处。同时也指出了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京族的来源及一些术语的翻译等

    1999年04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