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子红;
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王国维先后提出了"理想派""写实派"理论。对此,学界一直认为这是梁、王二氏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学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引进。因为是"引进"之论,所以"理想派"、"写实派"理论遂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淹没了。本文着重探讨"理想派"、"写实派"理论的中国根,同时从中国文论发展中的中外融合趋势考察梁、王二氏在提出"理想派"、"写实派"时立足于中国传统、吸取西论精华、实行中西"相化"的态度。由此引出建设中国新文论我们应走的路——扎根优秀传统,坚持中国特色,实行多元相化、中外融合,尽量用中国自己的话语去言说,创造出中国自己的科学的、系统的文艺学。
1998年04期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志文;
科学性主要指符合自然法则,艺术性主要指符合艺术法则。《颜勤礼碑》在用笔技巧、笔画塑造、结体建构和章法布局上均实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998年04期 21-2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殷艳娟;
沈从文散文集《湘西》及《湘西散记》中民俗描写的魅力由民俗事象本身的美与作家所作的一些艺术处理给民俗描写增添的美感所构成。沈从文在这两部散文中描写了物质民俗、婚丧仪礼、信仰民俗与节日民俗四类民俗事象。爱心渗透、背景设置、陋俗变形与民俗媒介化则是为沈从文所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段。
1998年04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贵明;张建强;
晚清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提出的"文醒诗醉"是对文艺创作实践经验和文艺鉴赏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他用"醒"和"醉"两个概念,从一定的美学高度分别概括出文的清醒明朗美和诗的醉意朦胧美的不同的审美特征,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义。从文体论、语义学、美学角度诠释"文醒诗醉"说,探讨文与诗的审美特征,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998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