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言道》的语言艺术——兼与《何典》比较
陈鹏录;
摘要(Abstract):
《常言道》和《何典》在语言艺术技巧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表现为:融大量"污言秽语"入文以"愤世";故意偏离方言、俗语的本意,达到揶揄嘲讽之目的;刻意造成语境和词义之间的背离,以消解描写对象的庄严性;使用"俗解"的手段,对比较典雅的熟语做通俗化处理。这使得两书在文风上,极为"风味相亲"。当然,由于两位作者处世态度的不同,才情的相异,两书在语言艺术技巧方面方面也存在着相异的一面。
关键词(KeyWords): 《常言道》;《何典》;语言艺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鹏录;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3][4][11][12][13][15][16][17][18][19][21][23][24][26][28][30][31]林辰,段文贵.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寓意卷(1)[M].沈阳:辽沈书社出版社,1990:191;229;232;191;205;206;222;223;221;252;207;199;235;234;235;239;273;183.
- [2]鲁迅.题记[A].张南庄.何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
- [5][8][14][22][25][27]张南庄.何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111;94;8;96;25.
- [6]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A].兰陵笑笑生著,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
- [7]西土痴人.常言道序[A].林辰,段文贵.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寓意卷(1)[M].沈阳:辽沈书社出版社,1990:179.
- [9]袁进.试论嘉庆年间小说的新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17-22.
- [10]洪雁,高日晖.论泄愤奇书《何典》[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27-29.
- [20][32]刘复.重印《何典》序[A].张南庄.何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6;126.
- [29]吴全韬.一篇成功刻划类型人物的古代俗语小说——《常言道》小识[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13.
- [33]王绍良.《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谐音寓意比较[J].上饶师专学报,1997,1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