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山西中阳剪纸的传承Blending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on the Inheritance of Paper-cut Originated in Zhongyang Shanx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materail Cultural Heritage
毛巧晖;
摘要(Abstract):
民间剪纸普遍存在于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历史源远流长,最初与信仰祭祀直接相关。中阳剪纸是众多剪纸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她的兴起与汉代画像石有密切联系,其图案与纹样中留存了大量的上古文化信息。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以及在国家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中,中阳剪纸艺术本身以及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社会身份,传承的文化空间等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关键词(KeyWords):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文化空间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5年山西省软科学项目(2015041010-3)
作者(Author): 毛巧晖;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英)罗伯特·莱顿.艺术如何影响人:意义、形式与指涉[J].海力波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3(2).
- [2]靳之林,武一生.中阳剪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1-02.
- [3]Bourdieu P.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 [4]朝戈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理到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 [5]刘晓春.谁是“人间国宝”?——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认定制度[J].艺术评论,2007(6).
- [6]《非遗法》第三十一条[EB/OL].http://www.mcprc.gov.cn/sjzz/fwzwhycs_sjzz/fwzwhycs_flfg/201111/t20111128_356521.htm,2014-05-24.
- [7]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 [8]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 [9](英)罗伯特·莱顿,詹姆希德·德黑兰尼.中国山东省传统艺术的留存与复兴[J].张彰译.民间文化论坛,2015(2).
- 1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本文所引内容均出自此文。以下只标出具体条目,不再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