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在培养族群和谐观念的作用
韦浩明;
摘要(Abstract):
以多族群杂居的广西贺州市乡镇中小学校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和观察,认为学校教育可以为杂居族群学生提供统一的"交往"平台、传统文化"整合"平台、"求同存异"意识培养平台、"共同行为规范"养成平台以及"区域和谐"构建平台,对各族群学生和谐观念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学校教育;族群;学生;和谐观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韦浩明;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 [2]张博树.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M].上海:学术出版社,1998.
- [3]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 [4]严庆.概说民族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06(2).
- [5]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 [6]张英魁.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 [7]王锡宏.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理论与实践探索,贵州民族研究,2003(4).
- [8]杨国赐.从政治社会化论加强公民现代教育政策[A].现代化教育与革新[C].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87.
- [9]谢剑.连南排瑶的社会组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270.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M].1995.
- [11]阿普尔著,马和民译.国家权力和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2).
- [12]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 [13]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J].社会学研究,1999(6).
- [14]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