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司志》研究现状述评A General Survey of Present Study on Baishan Si Zhi
蓝武;蒋盛楠;
摘要(Abstract):
《白山司志》是迄今全国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一部土司志代表作,也是广西现存唯一一部司所志善本。该书内容宏富,史料翔实,是研究白山土巡检司乃至中国土巡检司统治的一部珍稀历史文献,史料价值甚高。迄今学界对《白山司志》之专门整理与研究成果甚稀,此与该志之价值及地位极不相称。对《白山司志》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将《白山司志》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KeyWords): 《白山司志》;研究现状;价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35);;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MZ015);; 2011年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1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学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2009年度立项课题(110)
作者(Author): 蓝武;蒋盛楠;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有关《白山司志》的专门研究成果,迄今仅见三项:(1)欧薇薇.《白山司志》略述[J].广西地方志,1998(4);(2)韦爱英.《白山司志》壮语语料考释[J].广西地方志,2006(4):33—38;(3)肖霞.《白山司志》校注[M].广西大学,2011.
- ②尤小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的整理利用[J].图书馆界,2007(1):63—65.
- ③杜晶.历史地理环境与壮族服饰关系浅析[J].广西地方志,2010(3):56—60.
- ④李小文.壮族麼经布洛陀文本产生的年代及其“当代情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6):106—111.
- ⑤滕兰花.清代广西进士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J].广西民族研究,2007(2):169—175.
- ⑥王德明.清代壮族文人文学家族的特点及其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09(3):31—47.
- ⑦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
- ⑧郑维宽.清代玉米和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114—121.
- ⑨庞广仪.口岸开放与近代广西乡村社会变迁[J].广西师范大学,2006.
- ⑩卢天然.社会动乱与清代广西基层社会研究(1797—1911)[M].华中师范大学,2008.
- 张江华.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32—40.
- 韦爱英.《白山司志》壮语语料考释[J].广西地方志,2006(4):33—38.
- 刘世余.方志视角下的桂南平话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 欧薇薇.《白山司志》略述[J].广西地方志,1988(4):76—77,20.
- 覃兆福,陈慕贞.壮族历代史料荟萃[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164—168.
- 王德恒.中国方志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3—14.
- 陈光贻.中国方志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132—133.
- [1]王言纪.风俗.饮食[M].白山司志(卷九).
- [2]王言纪.杂记[M].白山司志(卷一八).
- [3]王言纪.凡例[M].白山司志.
- [4]王言纪.风俗.习尚[M].白山司志(卷九).
- [5]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 [6]廖晓云,冼育华.广西历代方志的价值及其整理保护[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