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历史记忆与村落传统——以泽州县拦车村为例Cultural Landscape,Historical Memory,Village Tradition:A Case Study of Lanche Village,Zezhou County,Shanxi Province
高忠严;
摘要(Abstract):
古村落保护中,文化景观、历史记忆和村落传统有密切关系。山西泽州拦车村的调查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传承与村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文化景观提供了生存依照和发展活力。公共空间为相对封闭环境中生活的村民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凝聚了他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当地民众生存方式、社会习俗以及建筑技术与文化艺术的集中反映。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村落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延续,这正是古村镇保护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KeyWords): 文化景观;历史记忆;村落传统;拦车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SH028)
作者(Author): 高忠严;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关隘.凤台县志(乾隆四十九年版):卷三[Z].
- [2]李保太.拦车村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 [3]山西省建设厅村镇处藏.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Z].2009年8月.
- [4]山西省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拦车村”[Z].2010.
- [5]高忠严.山西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访谈录音整理稿[Z].打印稿,2010.
- [6]申和金.太行雄关·天井关[Z].2005.
- [7]张成渝.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新模式:中心村落与周边村落的协同保护与发展[C]//“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8.
- [8]张艳玲,肖大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中的重要性[J].古建园林技术,2009(3).
-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七条。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 2 拦车村于2006年1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 3 张成渝认为村落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与自然共同塑造的人类历史记忆,是区域地方性的标志,积淀着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它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遗产类型。见张成渝《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新模式:中心村落与周边村落的协同保护与发展》,“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8年10月24 -26日。
- 4 碗周线是山西省晋城市南部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干线之一,起点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碗城村,终点位于泽州县周村镇,全程50余公里。
- 5 被访谈人:李保太。访谈人:高忠严,张云霞,韩雪娇。访谈时间:2010年7月27日,访谈地点:拦车村村委会,同样的问题还访谈过李建民,韩光忠等,详略不等,但都能讲出故事的大概。
- 6 参见碑文《关帝庙创建碑记》,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1-342页。
- 7 参见碑文《关帝庙拨会布施碑》,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2页。
- 8 参见碑文《此将祀田存款又开办家庭教育》,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50 -351页。
- 9 被访谈人:李保太,男,76岁。访谈人;高忠严,访谈时间:2010年7月27日,访谈地点:拦车村村委会。
- 10 参见碑文《关帝庙创建碑记》,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1-342页。
- 11 参见碑文《星轺里拦车镇七贤祠记》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2-345页。这七位官员分别是邑侯李宪,钦差工部尚书、署理山西抚宪郑敦谨,泽州府正堂费廷璋,分府卓熙泰,邑侯阮棻,同知衔山西候补知县委员赵廷澍,知州衔署凤台县正堂赵辅堂。
- 12 《拦车关帝庙东厢房为清末部分官员禄位碑碣》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9 页。
- 13 《星轺里颂德、栽桑、禁窃伐树木和禁赌约》李保太,《拦车村志》,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47 -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