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唐诗歌中“向下看”概念场研究On the Concept Field of“Look down”in Poems from Pre-Qi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尹戴忠;李京晶;陆佳倩;
摘要(Abstract):
同一个概念场(或语义场)的成员,其实是一组同义词。如何辨析同义词,传统的方法比较笼统。文章从语义属性、组合属性、使用属性三个方面对先秦-唐诗歌中"向下看"概念场成员进行共时与历时的辨析,力求为同义词的辨析做出有益的理论尝试。
关键词(KeyWords): 先秦-唐诗歌;“向下看”概念场;词项属性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YY109)
作者(Author): 尹戴忠;李京晶;陆佳倩;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 [2]王逸注.楚辞章句[M].长沙:岳麓书社,1994.
-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 [4]吴广平.楚辞注译[M].长沙:岳麓书社,2004.
-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 (2)我们把“向下看”概念场的看视距离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级:若站在地面往下看,则为近距离;若站在高处或高空往下看,则为远距离。
- (3)“语义属性”是词项属性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类义素、表义素、关联义素和其他义素。具体见尹戴忠《上古“看视”概念场词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 (4)“组合属性”体现为内部组合和外部组合,具体见尹戴忠《上古“看视”概念场词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 (5)“使用属性”指词语在语言实际使用中所产生或形成的价值或信息,它包括使用时间、使用地域、使用频率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