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学角度看高脚马的设计The Design of Stilt From a Mechanical Point of View
李凡生;余小英;
摘要(Abstract):
高脚马的制作因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支撑,制作者大多凭经验进行设计,器材的设计和制作缺乏科学依据。从力学角度探讨高脚马器材中的高脚杆杆身、踏镫和高脚杆底部垫片蕴含的力学原理。在分析力学与运动之间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设计高脚马的基本原则:高脚杆重心要靠近踏镫,踏镫角度要合适,高脚杆手握处要柔软且摩擦系数大,高脚杆底材料要摩擦系数大、有弹性且耐磨。
关键词(KeyWords): 高脚马;力学原理;高脚马设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KY2015YB322);;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366)
作者(Author): 李凡生;余小英;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双双,蒋健保,陈发栋,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脚马项目的活态传承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6):54-58.
- [2]张小林,李菊花.湘鄂渝黔边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案例研究——基于土家族“高脚马”项目的实证考察[J].大众文艺,2015(10):254-255.
- [3]龙佩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以高脚马走进全国民运会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3-45.
- [4]范乾辉,段欢庆.高脚竞速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教学[J].科技资讯,2016(20):100-102.
- [5]刘石磊,冯霞“高脚马”引入湘西农村中学课堂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157-159.
- [6]郄小英,康建.“上挑式”交接技术在“高脚马”接力项目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15.
- [7]张旭.高脚竞速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37-138.
- [8]万利,倪东业.我国男子优秀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机能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3):116.
- [9]龙佩林,龚子飞.高脚马竞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2(3):346-351.
- [10]李景伦.对湖北省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J].三峡论坛,2010(6):132-134.
- [11]周剑平,李勇.高脚竞速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肛科技,2013(6):122-123.
- [12]黄文辉.“高脚马”与“高跷”的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91-93.
- [13]佚名.百度图片,高脚马[EB/O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2010-08-25.